初創企業擔心的財稅陷阱 |
來源: 發布日期:2022-02-21 人氣:1476 |
年后身邊有些小伙伴厭倦“打工人”身份,開始“華麗轉身”成為“準老板”,這個時候開始頻繁的咨詢:我們前期沒有什么業務,要不要找一個代理記賬公司管理公司的財務?有沒有必要找一個專職的人員負責呢?關于這個問題,個人的建議是需要從公司發展規劃和實際需求出發來考慮這個問題。 1、成立公司到底是為何? 相信大家的答案一定是為了盈利,但是也不僅僅是盈利。 非盈利的意義在于隨著不斷變化著的社會經濟環境,經濟主體都是在與其他企業、目標顧客和社會公眾的相互聯合中開展市場營銷活動的。除此之外,企業仍需要承擔起各自的社會責任,完成創立之初的公司使命,比如說:為本地建設和經濟穩定做規劃和貢獻等。 2、重啟的是“事業”還是“賺快錢”? 創業的初衷除了“身份”的轉換,很多“準老板”是為了謀求未來事業的一個高速發展賽道的選擇。但是,同樣有一些創業者捕捉到致富的商機,希望在短期內實現高額的利潤流入。如果重啟的目的是“事業”,一定要注意業務發展的可持續性與專業性,畢竟百年企業屹立不倒依靠的是市場的好口碑;如果重啟的目的是“賺快錢”,重中之重就是安全性! 在兩種導向的選擇過程中,這就需要老板對于業務發展規劃做出一個預判,直接關系到業務擴張的速度與規模。 3、初創企業擔心的財稅陷阱 (一)沒有實際業務發生也要記得“零申報”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營業執照辦理完成后,企業每個月都必須向稅務局如實申報企業的經營情況。無論盈利與否,每個月都要根據實際情況做賬,然后根據賬務核算結果向稅務局做稅務申報。 “零申報”手續較為簡單,如果不辦理,企業將會面臨罰。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長期零申報,可能會被稅務機關納入重點監控范圍,如有不實情況,將會被稅務機關依法查處。 (二)“以票控稅”時代,形成業務取票的意識 隨著稅務監管體系的不斷完善,企業所有的支出都要取得合法憑證,否則不能稅前列支。能夠取得合法憑證(發票)成了企業節稅的重要方法。 然而有些人因為納稅意識薄弱不以為然,當對方以優惠為名,誘導企業不開發票時,有些企業就會同意,這樣做其實是吃虧的。步入“以票控稅”時代,不拿發票就要多繳稅的結果比比皆是。 (三)公司消費和個人消費傻傻分不清楚 公司核算的成本費用中,將公司費用與股東個人費用相混雜的事例屢見不鮮,按照《個人所得稅法》及國家稅務總局的有關規定,應該視同為股東從公司分得了股利,依法必須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并且相關費用不得計入公司成本費用。 公司要在賬面上列示股東的應收賬款或其他應收款,從而給公司帶來額外的稅負。 那么,基于以上分析角度,回過頭來解答一下最初“準老板”對于財務人員的安排的問題,建議大家考慮一下這幾點要素: 1.公司管理者對于公司財稅全程籌劃的意愿是否強烈 2.公司內部組織形式的搭建對于財務版塊的設立是否有必要性 3.財務體系搭建的初期是否需要財稅專業人才引入 4.公司預計的發展規模是否需要匹配穩定性較高的財務團隊 5.公司關于人員成本的預算是否包含該部分薪資的投入 合肥深度稅籌 專業稅務籌劃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