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
來源: 發布日期:2022-03-08 人氣:1056 |
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也很普遍,如果比較典型的華為公司。一般來說,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被授予股權激勵的員工需要在兩個環節繳納個人所得稅:第一個環節,在取得非上市公司股權時(例如:期權行權、被授予限制性股票),應以實際出資額與公平市場價格的差額,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適用3%至45%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但2022年12月31日前,居民個人取得的股權激勵所得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計稅。非上市公司股票(權)的公平市場價格,依次按照凈資產法、類比法和其他合理方法確定。凈資產法按照取得股票(權)的上年末凈資產確定。第二個環節,員工通過股權激勵取得非上市公司的股權后,如轉讓該等股權,則還需要按照股權轉讓收入減除股權取得成本以及合理稅費后的差額,適用“財產轉讓所得”項目,按照20%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對符合條件的非上市公司員工股權激勵實行遞延納稅政策,即員工在取得股權激勵時暫不納稅,遞延至轉讓股權時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適用20%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享受遞延納稅政策的員工在取得股權激勵時暫不納稅,遞延至轉讓該股權時納稅。股權轉讓時,按照股權轉讓收入減除股權取得成本以及合理稅費后的差額,適用“財產轉讓所得”項目,按照20%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其中,股票(權)期權取得成本按行權價確定,限制性股票取得成本按實際出資額確定,股權獎勵取得成本為零。但非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享受遞延納稅政策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屬于境內居民企業的股權激勵計劃; 二、股權激勵計劃經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未設股東(大)會的國有單位,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核批準。股權激勵計劃應列明激勵目的、對象、標的、有效期、各類價格的確定方法、激勵對象獲取權益的條件、程序等; 三、激勵標的應為境內居民企業的本公司股權。激勵標的股票(權)包括通過增發、大股東直接讓渡轉讓以及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合理方式授予激勵對象的股票(權); 四、激勵對象應為公司董事會或股東(大)會決定的技術骨干和高級管理人員,激勵對象人數累計不得超過公司最近6個月在職職工平均人數的30%。公司最近6個月在職職工平均人數,按照股票(權)期權行權、限制性股票解禁、股權獎勵獲得之上月起前6個月“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全員全額扣繳明細申報的平均人數確定; 五、股票(權)期權自授予日起應持有滿3年,且自行權日起持有滿1年;限制性股票自授予日起應持有滿3年,且解禁后持有滿1年;股權獎勵自獲得獎勵之日起應持有滿3年。上述時間條件須在股權激勵計劃中列明; 六、股票(權)期權自授予日至行權日的時間不得超過10年; 七、針對以股權獎勵形式實施的股權激勵,實施股權獎勵的公司及其獎勵股權標的公司所屬行業均不得屬于101號文所附的《股權獎勵稅收優惠政策限制性行業目錄》范圍。公司所屬行業按公司上一納稅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占比最高的行業確定。 合肥深度稅籌 專業稅務籌劃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