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財融合始于溝通 |
來源: 發布日期:2022-05-05 人氣:1095 |
作為一種有效的管理抓手,業財融合越來越受到業界的重視,在賦能單位內部管理和業務經營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切實助力單位價值的提升。結合成功企業的具體管理實踐,筆者認為,有效的溝通是實現業務和財務融合的紐帶,業財融合的效果在相當程度上也依賴于溝通是否通暢,業財融合應始于溝通。 無論是將業財融合作為一種管理思想、管理理念,抑或是作為一種管理手段、管理工具,都無法否認業財融合的本質是管理協同,通過業財的有機融合實現1+1大于2的協同疊加效應,打破過往由于職責分離、本位主義所造成的組織管理壁壘,實現部門局部利益和單位整體利益的一致。因此說到底,業財融合問題就是要處理好業務組織與財務組織、業財組織與業財個人、業財個人與業財個人的關系問題,而良好的溝通是維系三者關系的基礎。 實踐也證明,業務和財務溝通好的單位,業財融合“度”往往就高,財務就能更好地融入業務、服務業務,共同為企業創造出更多的價值;業務和財務溝通不好的單位,部門墻、管理壁壘就橫亙于兩者之間,各自為政、各立山頭,都在強調自我選擇,進而損害的是企業整體利益。特別是隨著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在加速往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強化業財溝通的趨勢和要求就更加迫切。 如何打造有效的業財溝通機制,調動業財雙方的積極性,切實發揮業財雙方的協同效應,筆者認為平臺是基礎、數據是核心、人才是關鍵,三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具體如下: 搭建適配的業財溝通平臺是基礎 誠然,存在業財分工的領域均或多或少地存在業財溝通問題,但從價值增值的角度看,業財溝通應聚焦在能為企業創造出更多價值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進行業財深度融合需要匹配的業財組織架構或管理職能的優化,進而形成適配的業財溝通平臺。 業財融合是對過往職能的延續,業財融合要求財務組織在承載傳統財務職能的基礎上,扮演服務管理決策、支撐業務活動的角色,在管理決策、業務活動、項目管理等的特定環節上增加相應的財務支持要求。 實踐中,有代表性的業財溝通平臺包括設立專門業財融合機構、業財人員派駐、涉財業務接口人、跨部門虛擬團隊等多種形式,如業財人員派駐在業務財務中比較常見,通過在主要營銷機構或重要研發部門派遣財務人員進行駐點辦公,全面參與相關單位的涉財活動,駐點人員組織關系隸屬于財務部門,同期接受相關單位的評價;涉財業務接口人在科層制的組織中也比較普遍,通過在業務部門設置專職或兼職人員,沿著財務組織定位和財務職能范圍,實務中涉財業務接口人通常包含預算管理員、報賬管理員、內控管理員、資產管理員、統計分析員等“五員”。企業在搭建業財溝通平臺時,應統籌考慮企業規模、業務發展和管理需要,可以選擇一種或組合形式,并根據內外部環境的變化進行動態調整。 形成有效的業財數據共享是核心 數據日益成為現代企業經營的一項重要資源,業財數據的連通和共享是業財有效溝通的重要載體。財務部門作為企業價值信息的樞紐,在數據上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通過有效整合自身價值信息和業務數據,能夠滿足企業經營和管理所需要的多維度量化支撐,助力企業可持續健康成長。業財數據共享要以支撐企業經營管理決策為目的,從相關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及時性等方面進行質量控制,貫穿口徑統一、系統對接和重點應用等環節。 一是要統一業財數據口徑,業務和財務部門應通力合作,協商制定業財數據的基礎映射矩陣,明確最底層數據的格式和含義,打通業財數據之間的轉換關系,特別是對于容易造成理解分歧的,共同制定業財數據的轉換口徑、取數邏輯和身份標簽,實現業務數據、財務會計數據和管理會計數據真正同源,讓業務和財務的溝通始終站在同一頻道上。 二是要做好業財系統對接,業財數據依托于企業信息化平臺,有條件的企業要搭建ERP系統,將業務活動和財務管理置于同一系統之上,打通業財數據管理的全鏈條,避免出現業財“信息孤島”;業財信息系統分建的企業,要加大業財信息共享舉措,通過企業數據中臺、業財系統接口和映射模板雙向接口等手段實現兩者的有機連通,實現既能有效顯示“數據在哪兒”、有效反映“數據到哪兒”,還可以追溯“數據從哪兒來”。 三是要強化分級分類應用,通過管理會計報告、管理駕駛艙、經營分析平臺等應用為各級管理人員提供服務支撐,廣泛應用于產品定價、運營診斷、效益評估、客戶管理、指標監控、異動掃描等領域。 培養多元的復合人才隊伍是關鍵 在業財融合的大背景下,過往的專業性已不再是業財人員培養的唯一目標,轉而應突出培養業財人員的復合能力,特別是培養復合型的財務人員尤為重要。 以財務人員培養為例,復合型財務人員要立足專業,善于溝通,能夠站在業務和管理角度,跳出財務看財務,用通俗的語言將晦澀的財務管理工具、專業的財務數據有機融入業務活動,進而支撐科學管理決策。企業復合型財務人員的培養要抓好三大關口: 一是要取消或者降低財務人員的專業準入門檻,加強業財人員轉崗流通,校招員工要適當選拔計算機、統計、數學等專業背景的畢業生,避免專業的同質化;內部選拔要取消非財務線條人員報名限制,優先考慮在業務部門工作且具有財務專業背景的人員,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背景占比。 二是要鼓勵或者推動財務人員定期到業務部門進行交流磁化,讓財務人員能夠下沉一線、嵌入業務,清楚企業的商務模式和業務運作全過程,精準理解業務難點和真實訴求,彌補自身的業務短板,真正成為懂業務的財務專家。 三是要著力培養財務人員的溝通能力和溝通技巧,改變財務人員“能做不能說”的職場現狀,將財務等專業語言轉換為業務人員能夠聽得懂的企業通用商業語言,并善于利用企業內部的正式與非正式溝通平臺,有效推動業財橫向協同。 合肥深度稅籌 專業稅務籌劃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