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財融合與向管理會計轉型 |
來源: 發布日期:2022-10-08 人氣:1210 |
一、向管理會計轉型的兩個層面 現在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話題很熱門。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到底轉什么呢?我個人的看法,應該實現兩個轉型:第一個轉型,工作內容的轉型,財務會計工作偏重于核算,管理會計工作偏重于管理;第二個轉型,思維方式的轉型,要把以往做財務會計的思維方式轉變到做管理會計的思維方式上來。 二、財務會計思維與管理會計思維的區別 財務會計思維方式大概就是幾點:第一點,事后確定的思維,事情發生了,財務會計才會記錄,沒有發生的事,不在財務會計的工作范圍內;第二點,按照規則處理的思維,財務會計工作要根據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去處理,不能發揮所謂的主觀能動性;第三點,核算精確的思維,財務會計那講究有板有眼,一分錢不對,賬就不平,不準確,做賬要求分文不錯;第四點,歷史成本思維,企業實際發生的成本費用,我們一筆一筆做進賬里,至于隱性成本和機會成本,財務會計不予考慮。管理會計思維都是什么呢?我做了一個總結啊,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第一個方面,跳出會計看會計,站在業務的角度去看會計;第二個方面,關注經濟利潤,而不是僅僅關注以賬面的會計利潤;第三個方面,就著眼于事前的控制,而不是一味專注于事后的分析;第四個方面,立足于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越簡單越好,成本越低越好;第五個方面,要有閉環思維。 三、財務BP與財務數字化 現在財務BP與財務數字化兩個詞火爆會計圈,挺唬人的。大家無需緊張,新詞如新瓶,裝的還是老酒。財務BP說的是財務要融入業務,要為業務服務,要把這一服務職能崗位化。財務數字化這個詞聽著就讓人費解,財務本來就是用數字說話啊,不數字化那還叫財務嗎?此數字非彼數字,財務數字化或許叫財務信息化更合適,它說的財務記錄、財務流程、財務輸出都要實現信息化,財務工作要和IT技術全方位融合。只是財務信息化這個詞已經用過了,提到它,大家會想到上財務軟件這事,沒辦法,只能用財務數字化這個新詞代替了。 四、“財務服務業務”的正解 現在常說“財務服務業務”,但要記住了,是財務服務業務,而不是會計服務業務。這里所指的“財務”,是財務管理,而非會計核算。會計核算一定不能服務業務,而是應該監督業務,會計核算只對核算的真實性負責,它應該跟公司所有的業務管理組織脫鉤。 五、如何理解“業財融合” 現在會計領域說得比較多的話題是“業財融合”,即業務與財務融合。站在企業管理角度,該如何理解“業財融合”呢?很多人有意無意地把它理解成了“財務向業務的融合”,他們認為“業財融合”是財務需對業務盡的義務。業務與財務的融合、財務向業務的融合,一字之變,意蘊相差萬里。 業財融合絕不是單向的,它是雙向的融合,財務要靠近業務,業務也要靠近財務。業財融合應該是企業管理理念的融合。如果只把融合的要求壓在財務部門或財務人員頭上,實際上并不能真正起作用。這就好比談戀愛,男生追女生是單向的,要是女生對男生的陳情沒有回應,這場戀愛是談不起來的。企業只有同時對業務與財務提“融合”要求,讓彼此靠近、相互學習,業財互信與理解才能較好地實現,業財才有可能真正融合。 六、賣雞的管理會計思維 某人8元買了只雞,9元賣出去。雞價還在漲,他又以10元的價格把雞買回來,以11元的價格賣出去。這筆生意他賺了多少錢?這道小學算術題能測試你是財務會計思維還是管理會計思維。財務會計思維的答案自然是2元,計算方式很簡單;管理會計思維的答案則是虧損1元,能盈利3元的生意,只賺了2元,等于間接虧損了1元。 合肥深度稅籌 專業稅務籌劃機構 |